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数日龄至6周龄以内的羔羊,有些地方6~8个月的羔羊也可能发生,因其排出白色稀粪,所以又称“羔羊白痢”或又叫羔羊大肠杆菌病。
临床症状:
其特征是呈剧烈的下痢和败血症。羔羊潜伏期1-2天。下痢型多发生于2~8日龄新生羔羊。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使呈半液状,带有气泡,具有恶臭味,起初呈浅黄色,继之变为浅灰白色,含有乳凝块, 严重时混有血液。盖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 如果不及时,可于24~36小时死亡,病死率15%~17%。
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羔羊。病羊体温为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带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也有的病例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
预防:
预防败血型的大肠杆菌灭活苗,皮下注射。3月龄以上的绵羊或山羊,每只2.0毫升; 3月龄以下的绵羊或山羊,如果需要接种,每只0.5~1.0毫升。免疫期为5个月。
肠型大肠杆菌病血清型较多,免疫效果不理想。
:
发病羔羊用氟苯尼考20毫克/(千克/天),或阿莫西林10-20毫克/(千克/天),或恩诺沙星2.5~5毫克/(千克/天),或多西环素20毫克/(千克/天)等抗生素,配合氟尼辛萄甲胺1.1-2.2毫克/(千克/天)。新生羔羊可用胃蛋白酶0.2~0.3克灌服。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
,小编建议配饲可以选择饲喂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酵母培养物、发酵饲料、发酵棕榈粕、发酵中药,再配合饲喂过瘤胃脂肪酸钙-美加力:由于其能量浓度高,且不干扰瘤胃内微生物活动,能显著提高肉羊日增重,缓解肉羊热应激和冷应激。预防黄膘肉。还可以明显提高瘦肉率,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缓解应激提高饲料适口性。